下定決心離職:3 次裸辭帶給我的人生體悟

by 邦卡
下定決心離職:3 次裸辭帶給我的人生體悟

在職場上打滾了10 個年頭,待過 6 間不同的公司,卻已經有 3 次裸辭的經驗,這似乎不是一個值得令人感到驕傲的「成就」,但這些經驗都已經成為了我的人生故事的一部分,分享給也正在思考是否要離職或是裸辭的你。


裸辭是有副作用的特效藥

裸辭就像是一個特效藥,可以讓人與現在這段工作關係快速劃上句點,但也會在之後的職涯路上產生副作用,這個副作用是好是壞,會取決於想要裸辭的背後原因是甚麼,以及裸辭後想要去做甚麼樣的事情。

這篇文章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過去 3 段裸辭經驗,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體悟與學習。


裸辭的定義

我對於「裸辭」的定義是:「決定要從目前的這份工作離職,但是還不確定下一份工作在哪裡」。有可能是離職後想要先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又或者是打算給自己一段空檔年(Gap year)投入到想要做的事情上,但是那件事情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產生收益來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是我這篇文章所說的「裸辭」。

對於突然被公司裁員(非自己意願想要離開目前的工作),又或者是雖然在職中,但已經拿到其他工作的邀約,正在考慮是否轉換工作的情況,都不是這篇文章所說的裸辭。


第 1 次裸辭 – 確定自己不喜歡的產品和工作內容

那是我人生中第 2 份的正職工作,也是第 1 次離開台灣,當時的辦公室在北京,人生地不熟的跑到了離家 1955 公里外的地方工作,唯一熟識的人是跟我同個辦公室但不同團隊的朋友,他是我前一份工作的小主管,也是因為有他推薦的關係,才有機會讓我體驗到在異地生活和工作是什麼樣的感覺。

其實這份工作在加入前,我完全不清楚我需要負責的產品是什麼,一直到上班了以後才知道負責的產品內容,而且因為團隊負責的產品非常多元,所以後來又陸續被指派了其他的產品,更嚴重的是我其實不喜歡我所負責的產品,而且對於產品的理念和方針更是完全無法認同。

這樣的情況和我第 1 份工作是完全相反的,我這輩子第一次深刻的體驗到,當負責的產品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而且做的工作內容是自己完全不認同的理念時,那有多麼的絕望、多麼的地獄。到後來每天都很排斥去上班,加上因為身處在異地,只能透過電話遠端和家人及朋友訴苦,孤身在異鄉的孤獨感更是加劇了整個情況的嚴重程度。

一開始有離職念頭的時候,會覺得自己連半年都撐不過去實在是很廢,嘗試著想要適應看看,畢竟能到北京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當初到北京的時候還信誓旦旦的在社群媒體和朋友說了來挑戰新的機會,結果沒多久就夾著尾巴逃回去豈不是很丟臉,整個人就陷入了天人交戰的愁雲慘霧之中。

不過我也感受到無論多努力的想要嘗試適應,自己內心的聲音是很清晰的,身體很本能的厭惡當下的工作內容和產品,整個人的狀況是很糟糕的,於是在下定決心要離開那個環境的時候,整個人明顯的感受到了如釋重負的解放感,我知道我必須要離開,那個當下我做了第一次裸辭的決定。

這次的裸辭讓我知道,要做好一份工作的前提,是我必須發自內心的喜歡或是認同那個產品,我無法昧著良心去做事,我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這種渾身都不對勁的感覺,避免下一次求職時再重蹈覆測。


第 1 次裸辭後的空窗期間

在跟北京的老闆提了離職以後,我的心情是自由的,之前的壓抑與不適感好像都一掃而空,因為那些我討厭的工作和產品之後跟我再也沒有交集了。

離職後我在北京多停留了半個月,去造訪了長城與紫禁城等等歷史古蹟,將心態從工作者轉換成旅行者以後,心情舒坦多了。

回到台灣後又再休息了 1 個月才開始找工作,雖然整個過程中多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下一份工作,心裡也有一些忐忑不安,但比起在北京那段身心靈都很黑暗的過去,我很慶幸能有再一次重新選擇職場的機會,比起聽別人的經驗分享,自己體驗過的才是最真實的經驗,我也很感謝在北京的這份工作,讓我明白了自己不想要的工作內容長成甚麼樣子。


第 2 次裸辭 – 只想放自己一段長假並且為職涯轉換做準備

這次的裸辭,發生在我工作大約 5 年多之後,因為組織架構的調整而有了想要休息一下的念頭。

考慮裸辭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同一間公司前前後後已經待了 5 年的時間,想要轉換到其他同產業的公司拓展自己的視野;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給自己無憂無慮的好好放一段長假,學生時代還有寒暑假,成為上班族以後也好久沒有放長假了,此外就沒有其他特別的規劃了。

比起第 1 次在決定裸辭前夕的天人交戰,這次在心情上並沒有太多的情緒起伏,並不是因為一回生二回熟對於裸辭比較上手的關係。過程中唯一讓我猶豫的地方,是一旦做了裸辭這個決定,就必須和有著長期革命情感的主管和同事們分道揚鑣,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是時候給自己機會再度出去闖闖了。


第 2 次裸辭後的空窗期間

這次離職後,我真的扎扎實實的耍廢了整整 1 個月!!

我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然後整天就是打電動和追劇、看電影,這些都是我之前在工作期間想做但是沒時間做的事情。

一開始的前半個月每天真的都很滿足,因為短時間內我暫時也還不需要擔心日常生活的開銷;在整天都在耍廢滿一個月後,我開始感到滿滿的空虛感,因為沒有目標的人生好像有點無所適從,看看其他在工作上打拼的朋友,再回頭看看自己整天耍廢,甚至產生了一股罪惡感,於是我著急之下,就開始很緊張的到處投履歷。

後來順利的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不過回首檢視,接下來的工作也是我繼北京工作後,讓自己感到不太開心的工作經驗,倒不是不喜歡產品和工作內容,而是在急病亂投醫的情況下,有點讓自己「低就」了,導致非常不喜歡後來公司的團隊文化和做事流程。

第 2 次的裸辭讓我知道,除了讓自己好好放一段長假之外,更應該仔細安排想要在這段長假裡達成的目標,「耍廢」不是一個好的目標,它可能會讓你墮落或是像我這樣突然心生罪惡感而急病亂投醫,導致影響到後續職涯的規劃與發展。


第 3 次裸辭 – 給自己空檔年(Gap year) ,成為自媒體創作者

第 3 次裸辭是在我工作的第 8 年半,也是這個部落格誕生的起點,可以看看當初充滿雄心壯志的第 1 個月回顧

長久以來我對於寫作和分享資訊一直都有著特別的熱忱,也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都與內容創作者有接觸,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一位創作者,不過遲遲一直沒有開始做這件事情。

加上當時的時空背景,「區塊鏈」正快速的蓬勃發展,並且開始廣受媒體報導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的資訊,我希望能夠撰寫相關的科普文章來幫助網路上的廣大讀者,也希望將其他剩餘的時間花費在研究區塊鏈的相關知識上。

於是在部落格創立之初都還沒有甚麼流量的情況下,就毅然決然的再度裸辭,不過有別於前 2 次的經驗,這次我是有明確目標的,那就是:「希望能夠成為自立自足的自媒體創作者」,也就是期望我日常生活所需的花費,能夠透過我所創作出來的內容產生的經濟價值來支付。

再做這個決定之前,我已經先給自己訂下了 1 年的期限,並且準備了 1 年半的生活費來確保自己可以在 1 年的時間裡不需要擔心開銷,能夠全力的專心於內容創作上。

訂下期限的好處,是給自己一個停損點,如果在時間之內沒有成功,那麼為了生活我就必須再度返回職場,不會沒有節制的繼續消耗下去。


第 3 次裸辭的空檔年(Gap year)反思

整個空檔年期間我並沒有達到當初給自己的目標,我暫時沒能夠成為一位能夠自立自足的自媒體創作者,但卻在空檔年過後,完成了人生清單上的一個夢想,出版了一本實體書,詳細過程可以看這篇文章:「經營部落格 1 年半後, 我出版了人生第 1 本工具書」。

因為沒有達成目標,所以我又重返職場恢復了昔日上班族的身份,但是這一整年卻也不是白白浪費的,除了讓我有機會出版一本書之外,也有幾個心得想要分享給在還沒有開始這段空檔年(Gap year)的過去的自己,希望也能夠幫助到一些有類似打算的朋友。

第 1 個心得: 從零開始就要有吃土的打算

沒有人會在挑戰一件事情前就先預設自己會失敗,不過如果你放棄了原本的工作,準備投身到一件從零開始的事情前,應該要先認真的思考一下,這件事情有沒有可能在你還是上班族的時候先利用空檔慢慢開始做,雖然能夠投入的時間絕對比不上離職後 100% 的全力投入,但是先用最小可行性做嘗試,即便失敗了,所付出的成本也是相對小的,至少你還會保有原本的工作。

但如果你已經預留了足夠的生活預備金,同時也設立了一個停損的時間點,然後也做足了最後可能會吃土一整年的打算,你也可以接受自己失敗的一蹋糊塗的狀況,那麼就放手一搏吧,雖然沒有經濟上的收益,但你會在路上得到很多必須親身走一回才能賺得的人生經驗與故事。

第 2 個心得: 沒有後路就要認真思考如何變現

雖然說凡事以利益為考慮點出發是不健康的,但如果完全不考量利益,那最現實的問題就是你的生活預備金可以讓你在完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撐多久。

我當初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成為自立自足的自媒體創作者」,但是後來所專注的主題是一個幾乎沒有辦法與任何「聯盟行銷」扯上邊的主題,即便網站有流量,但帶來收入的只有 Google 廣告聯播網每個月少少的廣告費,這無疑是讓變現的困難度難上加難。

少了「聯盟行銷」的機會以後,另外一個有機會變現的方式是想辦法做出「自己的產品」,這一塊的門檻是比單純撰寫文章還要更高的,而且是需要投注高度心力去思考如何規劃與製作的。我到了空檔年的後期才開始思考這件事,最後虎頭蛇尾的做了一個草草的版本就趕鴨子上架,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還完全沒有達到變現的目的。

雖然熱情對於創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但如果想要依靠創作來餬口,就絕對不可以不認真思考如何變現,如果不想思考變現方式,那千萬不要辭職全力投入。

You may also like